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过分担心,谨记各种「养生之道」,生怕自己得了病。
有时,听说或看到别人得了某种病,容易联系到自己也存在类似的症状,然后开始在网上或医学书上一番倒腾,终于翻出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立即把自己吓得够呛,赶紧跑到医院,要求检查和治疗。
过分地关注自身健康,对自身健康过分担忧,或者深信自己已经患了严重疾病,医生解释也不能打消疑虑,其实是一种健康焦虑。
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叫做「疑病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疑病症常常会出现哪些表现?
对自身健康过分关注和焦虑,是疑病症的典型表现。在正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变化(如心跳、腹胀等)却使患者特别关注,不自觉地加以夸大或曲解。尽管各种检查结果正常,经医生耐心解释及再三保证都不能消除其疑病信念。
其次,疑病症患者的症状多种多样,可涉及身体的不同部位,约三分之二的患者有疼痛,患者对疼痛部位及性质描述不清,有的诉述全身疼痛,常见头痛及下腰部或右髂窝疼痛。消化系统症状(如口中异味感、恶心、吞咽困难、反酸、胀气等)也较常见。
另外,心悸、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怀疑自己五官不正、乳房异样、极端怕冷等也可为疑病症患者症状,甚至患者常怀疑自己身患绝症。
分享健康资讯、传播医学知识、探索生命奥妙、找寻养生之道、邀请名家讲解、解答患者疑难,河北现代医学研究所咨询热线:0311-85666133 微信号:578519196或者1151591580、QQ号1151591580
疑病症出现的原因!
1、人格基础
孤僻、固执、内向、过分关注自身、敏感、自我中心、自恋、兴趣狭窄、胆怯、脆弱、暗示性强的人格特征可成为疑病症发病的人格基础。
2、社会环境因素
得知自己亲属或朋友死于某种严重疾病,就会怀疑自己也步其后尘。医生的不恰当言论,过多的医学仪器检查,不必要的过分治疗,不必要的手术等等都可能促进疑病观念的产生。
3、躯体因素
处于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容易出现一些躯体感觉上的变化和自主神经不稳定的症状,如心悸、潮热、生殖器官的发育或萎缩等,对这类生理现象的不合理认知会促成疑病观念的产生。
4、心理因素
有人认为此病起因于知觉和认知异常。患者的认知系统会对一些躯体感觉和变化做出不恰当的解释,导致疑病观念。
疑病症的治疗方案!
在排除躯体疾病、诊断明确之后,应该建议患者停止各种不必要的检查。疑病症的治疗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开始要耐心细致的听取患者的诉述,让他们出示各种检查结果,持同情关心的态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患者信赖医生的基础上引导患者认识其疾病的本质不是躯体疾病,而是一种心理障碍。在认可接纳患者确实存在明显躯体不适感的基础上,对疾病的性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避免纠缠于讨论症状本身。另外,环境的转移,生活方式的改变,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引导患者做另一种有趣的事情,也可获得一定的改善。
森田疗法对消除疑病可有一定作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可提供新的信息,帮助患者改变对症状的看法,从使患者能认识到引起这些躯体症状的真正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4 www.zusjwl.Com 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山中医门诊部地处中山东路514号
健康热线: 联系QQ:115 9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