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分类 > 心理障碍 >

关于性心理障碍的识别与处置原则

  • 编辑:特约编辑  栏目:心理障碍  更新:2021-10-28 12:14:59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关于性取向的双生子研究——

单卵双生子超过50%,双卵双生子超过20%。

双生子两人如果均为同性恋者,他们各自与同性性伴的性活动和性行为方式都令人惊异地相似,即使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双生兄弟的同性性行为,甚至他们彼此之间根本没有相互深人了解的机会。

一些研究者因此认为,虽然尚不能认定性取向绝对是遗传决定的,但遗传因素所起的是主要作用。

1952年,卡尔曼报告在37对男性同卵双胞胎中,同性恋的一致率为100%,而在26对异卵双胞胎中,一致率只有15%。

1991年,性学家伯里与皮拉达的报告是:在56对同卵双胞胎中,其中之一为同性恋,则另一亦为同性恋或至少为双性恋的比例为52%,在54对异卵双胞胎中则为22%。

1993年,Hamer等通过对114个有同性恋者家庭的家系做了基因在男性性取向中作用的研究,发现男同性恋性取向在母系的上辈男性亲属和外甥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同性恋者的家系,此现象不见于父系亲属,且其基因遗传部位就在X染色体长臂的顶端的Xq28上。提示同性恋性取向在人类中存在性联遗传的可能性。

1、弗洛伊德的性发育理论

性不仅指两性关系,而且包括一切使身体产生快感的情感。

口欲期(0-1岁)、婴幼儿的吸吮活动获得快感。

肛欲期(1-3岁)、大便的排泄和控制均可使其孩子对自己的生殖器发生兴趣。手淫成了获得快感的主要行为。

性蕾欲期(3-6岁)、懂得了两性的区别,男孩的性爱对象选择母亲【俄底普斯(Oedipus)情结或称为恋母情结】,女孩子则多偏爱父亲【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或称为恋父情节,并对同性的尊亲产生忌妒或仇恨。

潜伏期(6—12岁)儿童性欲倾向受到压抑,快感来源主要是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在此阶段,性心理比较平静,迷恋同性的小伙伴,不喜欢与异性交往。

生殖欲期或青春期(12-18岁)、把兴趣逐渐转向异性,寻求与异性的结合成为主要的性行为。此时,个体的性心理发育便趋向成熟。

在上述心理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便可能引起形形色色的性心理障碍。

2、其它心理学理论或假说

习得决定论

认为同性恋是习得的行为形态,异性交往受挫后“交往基因”启动,性取向转向同性。

家庭决定论

有人认为不慈祥、不和蔼的父亲有碍儿子的男性化和女儿的女性化 的发展。

社会决定论

性心理问题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心理分析论

主张同性恋起源于早期的不良亲子关系,也有心理分析学家认为同性恋是一种自恋情结所致;

交互论或多重模式

认为性心理障碍乃由生物因素、文化因素及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环境因素

成长经历

成长环境、成长经历(犒赏和挫折性经历)、能力储备等。

家庭与社会的性观念与性教育方式

凡生活在能够科学文明地对待社会和家庭环境的人,往往都能自然、自主而愉悦地面对性;

在谈性色变的家庭或社会环境里,人被迫对性产生肮脏、神秘、不光彩的心理,这种逆自然性的精神状态,与自然的人生需求的矛盾和抗争,往往扭曲人性。这不仅导致性心理的不健康,而且还会对人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

分享健康资讯、传播医学知识、探索生命奥妙、找寻养生之道、邀请名家讲解、解答患者疑难,河北现代医学研究咨询热线:0311-85666133 微信号:578519196或者1151591580、QQ号1151591580

 

处置原则

(一)家庭教育(家长的素质决定孩子的未来)

家庭氛围和谐,懂得尊重,和孩子平等交流

具备一定的性心理知识,有学习接受新事物的基本能力

培养好习惯,有尊重他人、敬畏法律、自我约束、自我成长的信仰与能力

克服主观偏见和自私,以孩子的幸福为福祉

早期发现,积极求助

(二)社会、学校教育

由政府主导,消除对性少数人的偏见,立法保护

大力普及性心理知识,有效制止媒体不科学地解读涉及青少年性心理问题的个案,保护隐私

性生理与性心理的教育一并进入学校课堂

对“特殊”的学生进行有效保护,避免校园欺凌

辅助职业人员,进行家长性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

(三)个案咨询

建立关系——促其尽量倾诉

全盘接纳——不做道德评判(共情)

评估分析——

排除心理、生理疾病

最可能的成因

目前最困难、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失恋、自杀、出柜……)

协商解决

(四)必要的转诊

混杂精神障碍;

伴有人格障碍;

自我认同困难;

家长难以接纳;

伴有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

继发婚姻、家庭、人际关系障碍;

有司法风险;

合并自残、自杀可能即自杀未遂。

今日已预约名单

  • 王先生恐惧症辽宁鞍山
  • 刘女士心理障碍陕西
  • 李先生躁狂症上海
  • 王太太植物性神经紊乱内蒙古
  • 赵玉书自闭症湖南
  • 吴经理抑郁症河南
  • 张小姐失眠吉林
  • 肖女士精神分裂症安徽
  • 江女士精神官能症北京
  • 宋小姐精神分裂症天津
  • 江女士自闭症山东
  • 郝小姐癔症江苏

Copyright © 2008-2014 www.zusjwl.Com  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山中医门诊部地处中山东路514号
健康热线: 联系QQ:115 9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