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绝对权力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事?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1974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她把自己麻醉6个小时,允许人们用桌旁的物品处置她。桌子上有伤害性强的刀、斧头、和枪,还有美好的玫瑰、蛋糕和红酒。
当人类拥有绝对权力,对怎样对自己的同类呢?一开始为围观的人还比较客气,只是简单的摆弄玛丽娜的身体,见玛丽娜真的不反抗,大家开始蠢蠢欲动了。有的人把酒泼到玛丽娜身上,有的人剪开玛丽娜的衣服,还有的人用刀划开玛丽娜的皮肤。
实际上,社会上有这一群的特殊的人,他们的处境和玛丽娜差不多,他们就是精神病人。他们以人的样貌生活着,但是却被剥夺了为人的表达权利。他们说得话,做的事,不具备公信力,监护人能表达他们的意志。这不就和玛丽娜一样,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其他人吗?
精神病人,这个群体到底过着什么日子呢?早在1887年,美国调查记者伊丽莎白·简·科克伦,就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了。她来到《纽约世界报》后第一个工作,就是报道布莱克韦岛上女精神病院的情况。有人爆料那里的精神病人遭受到虐待,不过因为精神病人是少数群里,而且说话可信度不高,一直被人忽视。
科克伦知道后立马要下了这个项目,很少有人写精神病院这个题材,她想挑战一下。科克伦马上前往布莱克韦岛的精神病院,院长友好的接受了她的采访,什么问题都没有,他们一个个面无表情,看上去就是精神病的状态。突然,一个精神病人大叫起来,院长不禁眼睛一瞪,敲好被科克伦看到了。院长随即切换成和蔼的模样,给科克伦介绍医院的情况。
分享健康资讯、传播医学知识、探索生命奥妙、找寻养生之道、邀请名家讲解、解答患者疑难,河北现代医学研究所咨询热线:0311-85666133 微信号:578519196或者1151591580、QQ号1151591580
科克伦离开了精神病院,想想院长的眼神,越想越不对劲。院长下意识的瞪人才是最真实的反应,而表演的和蔼不过是演出来的。如果直勾勾的采访得不到真相,自己何不卧底去采访呢?这样就能体会到真实的精神病院生活。
科克伦需要不断释放自己得了精神病的消息,然后被抓到精神病院,才能顺理成章的接近院长。科克伦先是想周围同事哭诉自己可悲的感情生活,持续好几天后,她开始间接性的爆发伤人事件。每次事情发生后,科克伦就说自己不记得了。有的时候,科克伦会突然暴怒,又哭又笑,同事们都劝她回家休息一段时间。
科克伦趁着这个时间出去旅游,在住到一家名为娜丽·莫雷诺”的家庭旅馆时,又开始发疯。她又是大喊大叫,又是拿出刀子到处伤人。这些房客可不是她友好的同事,当下就报警了。警察经过各方面的了解,再加上她醒来后说什么都不记得了,初步推断科克伦有精神病。医生来检查后,也说有精神病,终于科克伦如愿以偿住到了布莱克韦岛上的精神病院。
如今科克伦是精神病人了,院长对她的态度来了180°大转弯。精神病人是什么?就是随意对待你之后,没有人会理解你、相信你的委屈。在这家精神病院里,被随意殴打是常有的事。医护人员很聪明,会用小针扎人,这样伤口很小,难以被发现。他们打人的时候会用被褥抱着,这样就没有淤青了。
在这个精神病院,吃得穿的住的,简直不是人用的。厨房里只有生硬的面包和发愁=臭的肉,虫子爬来爬去,直叫人恶心。如果医护人员高兴了,就会赏一点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科克伦住的房间只有一张破床,医生们毫无医学知识,以折磨病人为乐趣。科克伦就曾经看到一个爱动的女精神病人,被要求坐在椅子上不准动,从早上6点到晚上八点,就这么坐着,不准动,也不准说话。
科克伦实在待不下去,于是就说自己是正常人。都进了精神病院了,你说正常人的权利都没有了,医生才能决定你是否正常。折磨还在继续,科克伦想尽办法联系上报刊的同事,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逃离了这个精神病院。同事们看到科克伦的第一眼,发现她眼神呆滞,笑都笑不出来。最终科克伦凭借精神病院报道获赞无数,但是精神状态却受到损害。
Copyright © 2008-2014 www.zusjwl.Com 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山中医门诊部地处中山东路514号
健康热线: 联系QQ:115 9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