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精神障碍是起病于儿童、少年期的一组精神疾病。在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异常,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及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儿童分裂症是儿童精神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是以基本个性改变、特征性的思维障碍,情感与环境的不协调、感知觉异常、孤独性表现等为主要征象的、病因未明的一组疾病。多发于青春期前,大多为10岁以后起病,起病年龄越小,患病率越低。
病因与发病原理
国内外均有报道,儿童分裂症与成人分裂症一样,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仍然未完全明了,但可能与下面的因素有关:
分享健康资讯、传播医学知识、探索生命奥妙、找寻养生之道、邀请名家讲解、解答患者疑难,河北现代医学研究所咨询热线:0311-85666133 微信号zjzx1151591580、QQ号1151591580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儿童分裂症中有一定的作用,儿童期分裂症最终都会发展成成年期的分裂症。且在遗传研究中发现,儿童期分裂症患者的直系分裂症的患病率约比普通居民高1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许多学者对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结果均证明,遗传因素对分裂症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2)心理社会因素 家庭的文化氛围、夫妻关系的和谐、经济收入与政治地位、父母的嗜好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特别是家庭破裂后对儿童所造成的创伤更难抚平。学校的教学环境、学校层面的人际关系、过重的学习负担、社会风气、宣传媒体、环境污染等都可形成心理负担和心理社会应激而诱发分裂症。
(3)个性特征 儿童分裂症患者病前即呈特殊的个性特征,性格内向、多愁善感、孤僻少言、怕羞敏感、感情脆弱并沉溺于幻想,欠缺对社会的适应和应激能力,常常是躯体素质差,具有较高的疾病易感性。
(4)生物及理化性因素 母婴期间如患有严重的感染或严重的精神创伤,有毒化学物质等的影响,常会造成胎儿精神发育受到损害而导致分裂症的发生。感染、外伤、脑瘤、内分泌异常以及放射线照射等对神经中枢造成损害的因素,并可直接或间接对人脑的正常结构的和机能造成损害,使胎儿的精神发育受到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4 www.zusjwl.Com 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山中医门诊部地处中山东路514号
健康热线: 联系QQ:115 9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