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梦多,患者为此感到烦恼。其实,梦并不奇怪,正常人也会做梦的,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做梦。 在睡觉的时候,既便睡得十分深沉,人体和周围环境也并非完全隔绝。外界的一些刺激仍然能通过感觉系统传入大脑,唤起大脑中某些有关的细胞群“觉醒”,而引出梦境来。如睡着后,双脚露在被子外面,感受到寒冷,就可能梦见赤着脚涉水过河;家长开灯做事,灯光照射到少年儿童脸上,就可能梦见熊熊大火;房间里自来水开着响,就可能梦见大瀑布;室内放着香花,就可能梦见走进花园……。 人身体内部的刺激传到大脑皮质层,也能引起做梦。如睡着后,膀胱胀满小便,就会在梦中到处找厕所;咽喉疼痛,就会梦见自己在吃辣椒……。 古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良性的精神活动也许使你得到好梦,恶性的精神活动可能使你“梦惊一身汗”。白天遇到什么人或做了什么事,在大脑皮质遗留下各种印象,夜晚睡觉时也可引起梦来。甚至白天只想了一下的事情,晚上也可能在梦中出现。如有人梦见多年不见的好朋友,梦见去世很久的祖父母,梦见自己经过努力考试得了一百分……凡是本人的回忆、愿望、想象、思念、忧虑等精神活动,都有可能作为“痕迹”在大脑中保存很久,从而导致梦幻的发生。唐朝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中描写一个叫淳于棼的人,醉卧在宅南面大槐树下,梦中到“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做南柯太守二十年,过着荣华宝贵的生活,醒后才知空梦一场,所谓大槐安国不过是他住宅南边大槐树下的蚁穴。这个有名的“南柯一梦”的故事,就是日有所思的生动例证。 根据实验观察得知,原来睡眠并非一熟睡就持续几个钟头没有变化,而是深一阵浅一阵,深浅交替出现,也就是说睡眠时大脑皮质各部分不是都处于同等的抑制状态。在浅睡的场合下,皮质某些细胞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抑制,并接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兴奋起来,这就是梦的生理学基础。梦就是睡眠时大脑皮质普遍抑制的背景上出现的某些兴奋活动。 做梦的实质可以用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解释。前面介绍过中枢神经的两个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主要在人们清醒的时候活动,它能调节第一信号系统,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第一信号系统的作用。由于第二信号系统是较晚形成的,是大脑反应最敏感的部分,比较容易受到抑制。所以当人体入睡时,抑制过程在大脑皮质中逐渐扩散(就是催眠位相),第二信号系统要先受到抑制,其次才是第一信号系统受抑制。反过来,由熟睡到清醒时,先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抑制被解除。其次才是第二信号系统都是处在抑制状态中的。这时,第一信号系统就不接受第二信号系统的“管制”,直接属于印象的那部分就变得特别活动起来,于是就构成了人们的梦境。所以梦是由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而产生的。 巴甫洛夫说:“作梦是一种痕迹刺激,并且大都是陈旧痕迹的兴奋。”不过,这种痕迹的再现有新旧强弱不同,加上睡眠时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能力不同,所以梦境有时平淡无奇,有时带浪漫色彩。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人们睡着后,大脑皮质中的绝大部分神经细胞已经休息,而“管”说话的神经细胞却没有得到完全的抑制,仍然不时地产生兴奋活动。这样就会说起梦话,说出白天心里想的话,或者与别人争吵,甚至唱起歌来。 如果睡时被子盖住了口鼻,或者是手掌压在胸部的心、肺等处,这时大脑里分“管”支配手脚活动的神经细胞已被抑制,不能用手掌将被子拉开。可某些分“管”感觉的神经细胞尚在活动,对外来的这些刺激能够感受出来,于是会在梦中觉得自己被压得不能转动,毁挣扎不开,又喊不出来,只是咿咿唔唔地叫着,有时还吓出一身汗来,这就是梦魇。 如果白天常警惕着一件事,睡觉时还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就可能引起梦惊。如白天,某邻居的宿舍门锁被撬,东西被偷走了,就担心自己的门锁被撬,想得很多。晚上入睡后,相应的细胞发生冲动,梦到果然有人在撬自己的门,便猛然大声惊叫起来,把同房的人都吵醒了。这就是梦惊。 神经衰弱的患者,由于兴奋性亢进,抑制过程不易在大脑皮质中充分扩散,催眠位相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做的梦就特别多。而实际情况与主观感觉往往不相符合,前者可能只有几秒至几分钟,而后者却认为有好几个小时,做梦特别长,如果不认识到这些情况,就会引起对梦的恐惧感和忧虑感。
(责任编辑:晓晓)
Copyright © 2008-2014 www.zusjwl.Com 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山中医门诊部地处中山东路514号
健康热线: 联系QQ:115 9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