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神经性疑病症,相信大多人都不陌生。的确,神经性疑病症在临床上被归类为一种发病率很高的心理疾病。但大家是否知道神经性疑病症到底是由什么原因引起呢?如果大家对于这方面还不是很了解,可以看一看下面的介绍。实际上,神经性疑病症的诱因大体上包括以下两大点: 1、生物因素 从生理学方面看,有人认为神经性疑病症病人是由于神经生理上出现了某些改变,由于病人的某些感觉阈值和对不良感觉的忍耐性均降低所致。一般来说,个体内脏活动相对稳定,在正常情况下,内脏活动传向中枢的冲动并不进入意识,它们在网状结构或边缘系统等整合结构中被过滤掉。 只有在这些冲动相当明显时,如肠蠕动、膀胱充盈等内部刺激较强的时候,这些内脏的信息才传到意识领域来,强度渐增后会由此引起明显的感觉和相应的行为反应。神经系统的这一功能有很大的适应意义,它使个体能更集中地将注意指向外界,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以便个体与外界协调、平衡。当这个平衡被破坏掉之后,神经性疑病症就产生了。 2、心理素质因素 有学者认为神经性疑病症是一种人格状态或人格改变,是性格问题,这种人具备疑病性人格,亦称为神经质。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对自己的身体过分关注,对躯体某些细微、短暂的变化会进行深入的思考或联想,反复的思考总会带来情绪不稳定、恐惧、焦虑等情绪变化,情绪变化又会形成躯体不适感受,继而强化当事人的“有病”观念,如此反复,自己没有能力打断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形成明显的疑病观念。 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所做的测定发现,神经性疑病症病人的N分(情绪稳定性)和E分(个性内外向)有明显改变,N分高的人较为神经质,对体内变化敏感,易认为自己有病,疑病症病人的N分常常较高。E分高的人喜诉说,喜找人表达自己的感受,故疑病症病人往往E分较高。